矿山作为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来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矿山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众多,如瓦斯泄漏、井下坍塌、设备故障等,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传统依靠人工巡检和纸质记录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矿山安全监管的需求。为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平台应运而生,通过物联网、AI、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矿业生产的智能化、数字化和安全化。
一、建设背景与痛点
安全隐患排查困难:人工巡检效率低,隐患发现不及时,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数据孤岛现象严重:监测设备、管理部门、企业系统分散,信息不能共享。
应急响应滞后:一旦出现事故,信息传递慢、救援指挥不畅,耽误最佳时机。
监管压力大:政府部门难以实时掌握矿山安全状况,存在监管盲区。
二、平台建设目标
建立 全方位安全监测体系,实现对矿山环境、设备、人员的实时监控。
实现 监管部门、企业、作业人员三方联动,提升管理透明度。
构建 事故预警与应急处置机制,减少事故发生率和损失。
推动矿山安全生产 数字化、智慧化、可视化。
三、核心功能模块
1. 环境监测与预警
接入瓦斯浓度、粉尘浓度、温湿度、井下水位等传感器数据。
AI算法识别异常数据,自动触发预警并推送至管理人员。
预警信息可通过短信、APP、广播系统多渠道发布。
2. 人员定位与管理
矿工佩戴智能定位卡或安全帽,实时显示井下人员位置。
系统可统计井下人员数量,确保不超员、不遗漏。
一旦发生险情,可快速定位并调度救援。
3. 设备状态监控
对提升机、通风机、电气设备等关键设施进行实时监测。
设备异常自动报警,生成工单交由运维人员处理。
支持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减少故障率。
4. 隐患排查与整改闭环
管理人员通过移动端上报隐患,系统自动生成工单。
企业按流程整改,上传整改结果和照片。
平台形成闭环记录,便于监管部门检查与考核。
5. 应急指挥与演练
事故发生时,平台一键启动应急预案,自动分发任务。
调度救援力量,实时可视化事故现场情况。
支持线上应急演练,提高矿工实战能力。
6. 数据分析与监管考核
汇总企业安全生产数据,形成趋势分析与风险评估。
自动生成企业安全生产评分和考核报告。
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差异化监管。
四、技术架构
物联网采集层:井下传感器、定位终端、监测摄像头。
数据传输层:工业无线网络、5G、光纤通信。
平台支撑层:大数据存储、AI分析、GIS可视化。
应用服务层:PC监管端、企业管理端、移动端APP。
五、应用价值
对矿山企业:降低安全事故风险,减少损失,提升管理效率。
对监管部门:实现全覆盖、全天候监管,杜绝盲区。
对矿工:提升工作安全感,确保人身安全。
六、未来发展方向
融合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矿山虚拟模型,实现仿真监控与预测。
AI智能预判:通过深度学习分析历史数据,预测潜在风险。
产业链协同:与能源、环保、交通系统打通,形成综合管理体系。
矿山安全监督管理平台不仅是一个监管工具,更是建设智慧矿山的核心引擎。它通过科技赋能,将“被动防范”转变为“主动预警”,为矿山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安全生产保驾护航。